虎媽的戰歌   

        這是一本有名而另類的「子女教養書」。我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,心情劇烈起伏,一邊看一邊想著:「怎麼有這樣的媽媽?」

 

        由「虎媽」這個詞,大概就可以想見,這個作者媽媽一定不是「省油的燈」。果然,她除了屬虎外,個性也十分強硬,對兩個女兒教育要求之嚴格,恐怕到了一般讀者難以想像的地步

        看書的第一頁,她明白標示 禁止女兒做的事,就可略見一斑:

  1. 去別人家過夜 (只會和朋友交換不良生活經驗)
  2. 參加朋友聚會 (同上)
  3. 參加學校話劇演出 (沒時間,要上鋼琴或小提琴課)
  4. 抱怨不能參加學校話劇演出 (殘忍的「幽默」)
  5. 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 (廢話)
  6. 任何一科成績低於A (那是一定要的)
  7. 彈奏鋼琴或小提琴以外的樂器 (其他樂器都不入流)
  8. 不彈鋼琴或不拉小提琴 (當然)

 

身為一個在美華僑,這位虎媽比在中國的父母更充份發揮了「中國父母精神」。傳統的中國人比較不擔心子女自尊受損的問題,而西方父母重視子女內心的感受。中國父母自以為清楚什麼對孩子是最好的,所以開出來的「學習菜單」要他們照單全收,而西方人則注意子女學習過程的感覺,如果子女覺得興趣缺缺,則一些「非必要」的學習(如音樂、美術等才藝)大概就會喊停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作者教育兩個女兒的過程,主要是鋼琴及小提琴的學習,在書上描述得淋漓盡致,這也是我看得驚心動魄的原因,欲知詳情請自行閱讀,篇幅限制很難一一舉例。女兒後來果然也在音樂方面有出色的成就,大女兒蘇菲亞14歲就登上卡內基音樂廳演奏,小女兒露露則得到康乃狄克州小提琴神童獎,而且考上了青年管弦樂團的樂團首席。但是最後,事情還是有了改變。

 

        虎媽一向以高壓方式,要求女兒最後一定要服從她的要求,沒想到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」,竟然不是發生在音樂練習上。在一次去俄羅斯紅場的旅遊中,虎媽一定要露露要吃一點當地特產魚子醬,露露覺得噁心堅持不吃,於是爆發了最大的衝突。露露當面對媽媽大罵「我討厭妳!」,並且盛怒中在眾目睽睽之下摔破玻璃杯。虎媽終於完全崩潰,大哭跑出餐廳,無目的地不斷地奔跑,「然後我停下腳步,因為我已經到了紅場的盡頭,無路可去」

 

        看到這裡,真是令身為讀者的我嘆息。我心想,這又是何必呢?

 

        後來虎媽「想通了」,不再限制露露的發展,讓她去做她喜歡的事(打網球)。露露辭掉了管弦樂團的首席,雖然很「可惜」,但她也在網球找到自己的一片天。最重要的是,她找回了快樂!

 

我想在看完書後,每個父母(老師亦然)都會去想,究竟是孩子的未來成就重要?還是成長時期的快樂重要?我相信如果虎媽沒有付出這麼多,去要求她的女兒做各方面的學習,她的女兒一定不可能有後來的成就。如果期待子女未來有高一點的表現,勢必在他們小時候父母一定要當「壞人」。但是也有太多的例子,是子女受不了父母的管教壓力,輕則親子感情不睦,重則子女擇擇逃避、甚至受不了壓力而精神狀況出問題。到底怎樣才算是對孩子好呢?

 

這應該是子女教養方面一直難解的迷思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innyju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