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的報導應不應該加入個人的風格與情懷?如果答案是不應該,應該追求絕對的客觀,那房慧真可能是不及格。但太過客觀的文字就像一般報紙上的新聞一樣,過目即忘。那不能叫文章,應該叫資料(DATA)。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故事,可能比我們想像中都要有溫度,都要熱血,難道我們不應該用自己的文字力量,讓它的真正意義更加發揚光大?如何在不過度渲染的情形下呈現事件的真實色彩,我相信房慧真在這方面展現了兼顧新聞專業及文學藝術的平衡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這本書是作者和許多人物的訪談集,有十分有名的(達賴喇嘛、侯孝賢、洪金寶、陳為廷等),也有一般人不太知道的人。但被採訪人共同的特色是,他們真的都很特別,都有許多特別的故事可以講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廖亦武的人,他是中國的異議作家,作品「底層訪談錄」無法在中國出版,卻有英、法、德等二十幾種譯本,提名多次諾貝爾文學獎。像預言一般寫了長詩「屠殺」,八個小時之後天安門事件就發生了。然後他也被抓了,在監獄關了四年。囚犯間的私刑,比被審訊還殘忍。廖亦武卻用諷刺的黑色幽默,敘述這些叫做「一百零八道菜」的私刑……(細節實在太過殘忍變態,我一個都沒辦法舉例)

 

        縈繞這整本書的精神,是房慧真對社會弱勢的同情及既得利益者的批判。例如她兩篇對陳為廷的訪問,除了對太陽花學運的觀察外,對他本人也不盡是褒揚之辭。她曾形容他像是一顆過度飽滿的氣球,表面光滑,但已瀕臨爆破炸裂邊緣。果然陳為廷挾著學運領袖的高人氣參加苗栗縣立委補選,結果因為以前發生過的性騷醜聞而退選,一夕聲名狼藉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房慧真書中的個人介紹:「台大中文博士班中輟生。前中年無業晃蕩,三十七歲開始記者生涯,曾任職壹週刊」光是這種自我介紹,就充滿個性,保證不是別人代筆的。太多人喜歡強調自己的學經歷,其實你這本書寫得好不好和你的過去有什麼關係呢?

 

        我已經是第二次寫房慧真了,第一次是寫她的另一本書「小塵埃」。顯然她的寫法是我喜歡的類型。有機會我會再去找她的書來看,那是一種heart to heart,老朋友的感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innyju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