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厭世國文教室」讀後心得

最近高中國文課綱問題又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,因為沒有把「廉恥」一文列在必選古文,有名校高中老師譏諷此課綱為「無恥課綱」,引起兩派針鋒相對的論戰。在這個時候看到這本書,裡面剛好也提到了廉恥這篇文章,真的是太巧也太令人有共鳴了!

 

本書作者自我介紹是:「厭世先生,不知何許人也,亦不詳其姓字,網路有IG,因以為號焉」。談吐幽默,文筆風趣。總是用「特別」的角度理解國文課本裡的文章,一篇篇歷史文物般的文字被解讀成充滿現代感的作品,使得原本應該枯燥的學習浮現了許多樂趣。

 

例如沈復的兒時記趣,被本書作者形容成是「惡童日記」。把蚊子關在蚊帳中用煙去噴它們,「使之沖煙飛鳴」,還「作青雲白鶴觀」。接著「果如鶴唳雲端」,然後「為之怡然稱快」….

 

雖然蚊子是害蟲,但不直接打死,關在帳中用煙把它們蹂躪到死(你確定他玩完會放他們生路嗎?),這樣有很值得鼓勵嗎?

 

接著他又對癩蛤蟆下「重手」,只因他正在觀察兩隻蟲子交配…(二蟲鬥草間),冷不妨癩蛤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。打擾沈小復興致的下場就是被「鞭數十」驅之別院,癩蛤蟆受得了人類「鞭數十」嗎?用什麼鞭也不清楚….最後應該不死也半條命吧!

 

但是課本對他的這些行為都沒有任何的批判,這篇文章給學生們的啟示除了沈復充滿了創意和想像、觀察力入微外,只有童年時光令人懷念吧!

 

又如劉鶚的老殘遊記,國中選了大明湖,高中選了明湖居聽書。一般的「正確」的欣賞角度,前者是對仗的文字形容,後者是描述聲音的技巧….

 

但是老殘遊記主要要描述的是作者對國家沉淪的悲痛,或是對政治敗壞的傷心。他最想說的是清官殺人誤國,然而我們最有印象的是「在這一段連用七八種不同的譬喻,使讀者從這些逼人的印象裡,感覺那無形象的音樂的妙處」….

 

所以同學們心中的劉鶚,就只是一個很會描寫聲音的作者了。

 

關於這點其實我和厭世國文老師有不太一樣的看法。不論是大明湖裡的「一路秋山紅葉,老圃黃花,頗不寂寞」,或是黃河結冰記裡老殘說的「歲月如流,眼見斗杓又將東指了,人又要添一歲了。一年一年的這樣瞎混下去,如何是個了局呢?」。最後甚至流下兩行清淚,還在臉上結成冰….這些都證明他絕對不是一個快樂的人,憂國憂民是他的寫照。

 

要了解一個人,本來就不能從一小段文章裡去了解,畢竟國文課本裡的選文可以是一個起頭,老師可以鼓勵有興趣的人去翻翻老殘遊記,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收穫。

 

我回憶起自己的高中時光,一直都不會討厭國文。跟國文老師也許沒有直接關係,而是面對硬梆梆的古文,總是用輕鬆的方式去面對。透過註釋了解古文,就像一個解碼的過程。若古文可以讓人有所想像的,也用幽默的角度去看待(例如「伐柯伐柯,其則不遠」「滿則苦烈,抽之又莫適火候」….想知道我們是怎麼解釋的嗎?)再來就是「活用」所背的課文於日常生活中,如旁邊如果有一個很煩的同學在鬧,我會說:「不速去,吾今即撲殺汝」……(看到這裡,讀者應該覺得我有病吧?)

 

新青年守則,低級為快樂之本,搞笑為成功之本。國文很難,人生更難。何以繼續,也唯有自嘲與幽默吧!

arrow
arrow

    shinnyju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