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這本書我這個年紀的人應該沒有人不知道,其實這一代的孩子應該也都知道,原因就是國文課本裡永遠有那一篇文章:「鳥」
鳥這篇文章最「鳥」的地方大概就是第一段,因為只有三個字,我愛鳥。從古至今教科書(或考題)的評論無不吹捧,又是言簡意賅又是創意無限,但我想梁實秋個人未必如此認為。梁老文章的風格就是簡短,對他來說這應該算不得什麼。
當我從圖書館把這本書借出來的時候,上面積了一層厚厚的灰,由灰的質地來看絕對累積十年以上,顯然會借這個又老又厚的書的人不是太正常。
但我其實很建議大家來翻一翻這本書,你就可以了解梁實秋這個人其實不像我愛鳥裡面那樣正經八百。書裡多得是他慣於嘲諷的筆法,看著充滿趣味卻不適合放在課本裡,有教壞小朋友之嫌。
雅舍小品是一片片的散文,題目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。每篇文章都很短,但書厚厚的一本,這麼多篇文章似乎把日常事物都寫了個透。從男人女人和小孩開始,寫到豬和貓,寫到喝茶飲酒和吸菸,圖章對聯計程車,好像眼睛看到什麼都可以寫。
當然他那個年代和現在已經差很遠了,所以寫的東西有時候我們很陌生。但也就是因為這樣,對他而言的日常生活,對我們來說卻是一種歷史陳跡。透過他的文字我們可以稍微想像一下民國30幾年的平民生活是什麼樣態。
裡面一篇文章叫做「垃圾」,看了你就知道那個年代的垃圾是怎麼處理的。一開始是全部都往一條小河裡面丟,後來鋪了柏油路改成地下水道,使得附近的居民多麼「不便」。
然後他說有些人會在家門口放置垃圾箱,但是結果每個人都會把垃圾丟進來。後來垃圾箱會加裝鎖,但還是有人會把鎖偷走,繼續把垃圾丟進來⋯⋯
那個時候就已經有資源回收的人,叫做拾爛貨。本來也是廢物利用,但是他把垃圾「檢查」一遍過後,原本還好的垃圾就更加的髒亂….
最後他提到先進國家會有火化垃圾的設備,讓垃圾消失,他覺得聽起來像天方夜譚…
文章最後語驚四座,他說難以處理的豈止是門前的垃圾?社會上各階層的垃圾滔滔皆是,又當如何處理?
你看他前面提到的垃圾處理,雖然我們現在改進了不少,但是亂丟垃圾只顧自己方便的本性仍然存在。垃圾焚化爐已經是很普遍的東西,算是完成了他的夢想,可惜也導致了氣候暖化。最後提到了社會各階層的「垃圾」….這還真是亙古不變,永遠存在的現象啊!
誰說老書沒有看頭呢?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