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士忌(Whiskey)是小麥蒸鎦的烈酒,Whiskey on rocks不是把威士忌灑在石頭上,而是加冰塊。這是很常見的喝法。如果覺得純喝太嗆(特別是不太高級的威士忌),加冰塊的確是不錯的做法。過了一會兒冰溶成水,自然沖淡了酒精度,也帶來了冰涼的效果。所以即使是這麼烈的酒(一般是40至50度之間),在夏天也很適合這麼喝。
我還記得多年前學生時代,調酒社的老師曾說過,到PUB喝雞尾酒的人,並不是「行家」,和酒保說「我要whiskey on rocks」的人才是行家。雖然不知道根據的是什麼標準,但我也常「裝內行」地這麼做好幾次,大概雞尾酒總是被當成女生喝的飲料吧!
在這兒,又不禁要再抄一段村上春樹書上的話:「…光是冰塊的分配方法這一點,就足以影響ON THE ROCK的品味和味道。大塊的冰和小塊的冰融化情況不相同。如果只使用大塊冰,硬梆梆地不美觀;但是反過來小塊冰太多的話,又會馬上變得淡而無味。必須將大中小的冰塊巧妙搭配,然後才將威士忌注入。這樣威士忌才能夠流暢地在玻璃杯裡畫出琥珀色的小漩渦。只不過,要到達這種境界必須耗費相當長的歲月…」
喝威士忌時,有經驗的酒保會把先鑿好的像小拳頭般的「大」冰塊放在「威士忌杯」中(就是有厚底的寬口杯,叫做「古董杯」),再把威士忌淋上去。光是看冰塊像冰山一般在琥珀色酒液中載浮載沈的樣子,只看不喝都很有情趣….(當然欣賞夠了還是會喝掉啦!…)
威士忌的本身當然也百百種。印象最深的是喝過一種有「礦石」味道的威士忌,當時不覺得特別好喝(可能覺得有濃厚麥香的比較好),現在很想再回憶一下那是什麼味道。只是酒的名字說什麼也記不起來…
日本人說的「水割」,其實就是威士忌摻水。白蘭地則一向是純喝,不摻水或冰塊的(當然酒本身也不會冰)。伏特加則是要很冰很冰,甚至連杯子都要「冰杯」(乾脆做一個杯子形狀的冰塊來裝酒,就「冰」得更「徹底」了),再一口喝下,讓酒從胃裡沿著食道「燒」上來….(多來幾次大概消化系統就可以報廢了…)。至於這些酒是不是一定要這麼喝?我只能說,你可以試試看。此中有深意,欲辯已忘言…
MOMO【myBook】我的威士忌生活提案
威士忌冰球 共4款 純淨透明 老冰 大冰球 造型冰塊 冰球模具 冰球製冰盒 冰球 冰球盒 威士忌冰塊 製冰模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