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  
我終於看完一本有關數學的課外書了!

上一次的努力是「失落的羊皮書」,但實在還是太難,所以結果還是沒看完。這次的「生活數學故事」很淺顯,但促使我看完的動力,應該還是作者那「閒聊式」的筆調,讓我總願意一再拾起這本要邊看邊思考的書。

之前很驚訝地發現作者黃敏晃教授是樂團學弟的父親,之後看書裡常提到「我兒子…」的時候,就很有親切感。

說實話,我其實不是個喜歡數學的人,只是因緣際會當了數學老師,下了課後真是一點也不想碰數學。總覺得自己這種「不喜歡」或多或少會感染到學生,他們大部份已經夠不喜歡數學了。喜歡數學的人應該是像黃教授一樣,生活中看到什麼都會聯想到數學(連看到腳踏車的停車架也會想到如何設計較好),想用自己所學去解釋身邊的一切。也就是他所謂的「戴著數學的有色眼鏡去看世界」。

想想我這輩子「喜歡」數學的時候,大概是剛開始教書那陣子,卻不是在教數學的時候(高職建築科)。那時班上學生有數學不會⋯⋯,我「湊合湊合」解個題,講個觀念,他們就覺得老師很棒(因為不是數學老師還會解題),我也跟著有興趣起來。事情總是如此,後來真的當「正業」,壓力到身上後,就不覺得多有趣了。也算是職業倦怠吧!

我有一點體會,如果上課的心情是「趕課」、「趕進度」,是絕對不可能教好數學的。教數學是不能「趕」的。一旦你想要趕,對學生的思考就不耐煩,他們都還來不及嚐試錯誤,自己就忙著報解法、報答案。最後學生也就只好把你教的「吃」下去,而數學的能力不是「吃」得愈多就積得起來的。它是要發揮創造的,是要「挖」出來的。用「吃」的方式學數學的人,最後一有機會一定會「背棄」數學,因為那是壓力,不是樂趣。

還有就是「錯」本身是重要的。除非本來就已經會了,不然不可能會第一次講就對。所以對於學生講的錯的答案,老師不應責備,而是要思考他為什麼會回答這個錯的答案?他是想到哪裡去了?這才是老師該動腦的地方。最好能先「肯定」他的錯誤,再引導他解題的方向(不要直接把解法講完),留一些「餘地」讓他去創造、完成。這是我一直以來的作法,相信我的學生都可以體會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innyju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